高职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伴生高职教育发展

考研问答 时间:2023-06-25 03:28:33 阅读:668 考研归档
高职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伴生高职教育发展

最佳回答

奋斗的盼望

发嗲的电话

2023-06-25 03:28:33

[摘 要] 通过SWOT分析,深入剖析高职教育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捕捉“十二五”时期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机遇以克服劣势,利用优势化解威胁,提出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所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 SWOT分析; 优势; 劣势; 机遇; 威胁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6. 066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6- 0104- 03

SWOT分析方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韦里克(H·Weihrich)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战略分析工具。S指组织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指组织内部的劣势(Weaknesses),O指组织外部环境的机遇(Opportunities),T指组织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这里,组织内部的优势与劣势是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组织外部环境的机遇与威胁是指对组织有利或不利的因素。运用SWOT法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有助于选择组织的最佳发展战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为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时代要求。我国的高职教育可以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自身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并得出结论,从而调整高职院校的资源及高职教育发展的策略,以达成高职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目标。

1 通过SWOT分析方法认清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

1.1 高职教育自身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实践办学,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办学规模持续扩大,高职院校也逐步积累了相当的教学设备、资源与办学经验,为社会培养了各类急需人才,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高职院校发展所必需的骨干师资力量。高职教育区域化不但可使专业设置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服务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且能利用其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吸引本地生源。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比较适应行业或社区需要,体现出地方行业性,课程设置大都贴近经济、贴近岗位和生活,教学内容和专业课设置灵活,可按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市场变化而调整设置,实用性体现得非常明显。同时,高职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把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实训占的比例较大,这是其他教育所不具备的特别优势。高职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了自身的发展能力,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快速发展。

1.2 高职教育自身的“劣势”

相比普通高等教育,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高职院校实力较弱,整体形象欠佳,既缺丰富的办学经验,又无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教学设施、专业优势、师资力量、管理机制、实验实训基地、学习和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实力都远远不及本科院校。同时,高职教育的管理体制并不顺畅,运行机制不灵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职教育多头管理、统筹乏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企业很少介入高职院校的办学过程,高职院校对市场反映不敏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保守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较为普遍,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对于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就业人员素质、技能需求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高职院校也就很难培养出真正具备较强操作技能、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的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教学和研究的学术性不强,任课教师结构并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缺乏实践经验,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不够,更缺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创新、身心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1.3 高职教育发展的“机遇”

工业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德国、瑞士等国家提升和保持其产业、企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目前,我国正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提升,在人才的需求上,除了要有研究和开发人才外,更要拥有一大批掌握多种技术原理并熟悉生产实践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实用性技术人才十分短缺,我国经济发展也因此遭遇到了技术应用性人才短缺的严峻挑战,而许多企业的人才使用观念也正在逐步转变,趋向理性、务实,高职教育技术的人才培养恰恰适应了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发展政策取向对职业教育发展相当有利。国家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招生计划的增量将主要用于地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些说明高职教育将充当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加之地方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社会各界也日益重视与高职院校合作,并通过捐助、提供实训场所等多种方式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

1.4 高职教育发展的“威胁”

虽然国家把高职教育定为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一部分,具有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同的地位,但是人们在观念上总是认为职业教育不是高等教育,接受高职教育是不得已而为之。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仍然不足,受教育者又难以承担相对较高的职业教育费用,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完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和认定尚无正式措施,使这项工作不能落在实处。虽然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高技能人才,但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仍有相当多的企业发展建立在低素质劳动者所产生的低成本之上。这种扭曲的市场需求导向可能使高职教育步入办学误区,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只顾盲目扩招,然后大量低质量毕业生被倾销到市场上。如此只会使高职教育的社会声誉日渐下降,生源数量日趋减少,学生质量不断降低,使高职教育陷入困境。

2 “十二五”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策略

最新回答共有2条回答

  • 稳重的月饼
    回复
    2023-06-25 03:28:33

    与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全民教育相互渗透

    20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争夺愈演愈烈,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从根基上产生了动摇。美国劳工与经济界经多方调研后一致认为,美国大多数工业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劳工素质低下,而在失业率不断增加的形势下高新技术尤其信息发展所需的技术人员却严重缺乏,新增劳动力则普遍缺乏就业的基本技术。针对新增劳动力职业素质不高的问题,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共同推出《由学校到就业法案》,要求学校,在职业教育基础上贯彻企业培训的学习计划。凡完成“由学校到就业”计划者,可同时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和职业技能证书。

    近几年,许多国家特别重视在职业教育中实施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以澳大利亚为例,其教学重视学生潜能的挖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采用模块化课程,通过大量的案例启发学生,教会学生分析研究市场,设计创业方案,开展考核评估,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让所有的人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准备就业,是人的基本权利,同时通过职业教育又能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作用,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如:德国对残疾人、妇女和外籍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培训采取特殊的资助措施之外,还在世界上首次将普教领域的英才促进措施引入职教领域,自1992年起实施“职业英才促进项目”,每年向3000名高技能型青年提供每人3000马克的资助,采取重点辅导、出国学习等办法,培养职业领域和劳动世界的“行家里手”。

    这一趋势要求各国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技能标准,并将其作为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目标。如:1991年,英国工业协会将国家职业资格纳入行业培训大纲与目标中,1993年,该体系正式纳入到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目标之中。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制度基础上,英国又制定了各种文凭和证书课程标准,然后又统一制定了各种课程的必修核心的单元与选修单元或模块课程,以此规范各级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1994年,美国政府通过《2000年目标法案》,按照该法案,美国政府设置了联邦一级的全国职业技能标准委员会等机构,其职责是通过资助促进行业规范技能标准,以作为国家认可的资格标准。

    由此,各国开始建立“合作式”职业教育模式。如:欧盟总结了德国与奥地利对150种专业的职业教育证书互认的经验,在不改变欧盟各自职业教育体制的框架内,通过评估与考核,承认各相关专业的各国职业教育证书等值性,制定了适用欧盟各国的,用英、法、德三种文字印刷的“欧洲职业教育通行证”,为欧洲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解决欧洲青年的失业问题作了有益的尝试。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终身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将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前与职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一个终身教育的完整连续统一体已成为世界性趋势。如:芬兰在合并85所职业教育机构的基础上,组建22所高职院校,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毕业生均有机会升入高职院校深造。韩国举办二年制的初级职业学院,所有具有高中学历的青年,通过国家资格认证的技师以及符合国家规定工作年限的工人,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世界各国职业教育逐渐融入终身教育体系,其表征之一,是职业教育不再被看作是终结性教育而是一种阶段性教育。

    走综合化发展道路,加强研究性和开放性

    随着职业教育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世界许多高职院校开始走向综合化发展道路。

    一是高职院校由单一的正规教育向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并存方向发展;

    二是由单一的学历教育向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存方向发展;

    三是单一的职前教育向职前与职后教育并存方向发展;

    四是单一的育人就业向产教结合的教育方向发展,使高职院校成为一个资源开发中心。

    如,印度学生在完成8年义务教育后,可升入二年制的高中阶段学习。完成10年学业的学生,如考不上高等院校,可以进“工业教训学院”和“职业学校”接受二年制职业教育,或进入“综合工业学校”接受三年制技术教育。普通教育的完全中学毕业生如果他们不想就读普通高等教育也可以通过双元制职业教育与企业继续教育成为职业人才。英国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的沟通以课程为连接点,如接受过第三阶段技工培训的技工通过过渡课程的学习后可以进入高级国家证书或文凭课程学习,二年后可以再进入普通高等学位教育学习。我国台湾地区技职院校的入学方式也很有参考价值:

    一是实施预修甄入学。技职学生可以在校期间预修高一层次学校课程,成绩优秀学生经甄试后录取入学;

    二是确认校外学习成绩及进修成果入学。加强技职院校与校外学习机构的结合,建立教育伙伴关系,并相互设立各种可以累计、转移的学分制课程以及建立相互认可学习成绩的机制。这样,学生在校内外学习成绩的总和,可以成为入学的条件;

    三是对职业资格证书作学力鉴定,凭此可取得入学资格。学校允许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作者,通过学力鉴定,取得相当层次的入学资格。这样,就承认了学生入学前的工作经验与学习成果,体现了多元证书价值观。

    在迈向综合化的道路中,世界各国高职院校加强学校的研究性和开放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建立加强职业教育和方法论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等研究组织,增强学校的研究性。如:德国不莱梅大学的技术与教育研究所、汉堡大学的职业教育研究所的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教育工作者,通过各自的教学实践,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方式。这一思想为欧洲10个国家所接受。德国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提出了“获取信息、指导计划、实践计划、评估计划”的四阶段教学过程,就是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具体体现。美国也由7所从事职业教育的高校,包括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伊利诺斯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加利福尼亚兰德学院、弗吉尼亚工业学院与州立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共同组建了隶属于联邦政府的美国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高度重视创新职业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该中心向美国劳工部提出的包括“资源合理支配、人际关系处理、信息获取利用、系统分析综合、多种技术运用”的五种能力以及“技能、思维、品行”的三种素质,有可能在职业教育领域里产生新的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学习理论。

    第二,加强学校的开放性,成为国际性开放大学。世界各国高职院校打破大学与社会相隔绝的状态,实行在学校内部以及向社会、国际三方位的开放。一是学校内部的沟通、开放。社区学院的普通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是根据社区的需要和利益而灵活调整制定的。社区学院的教育分为转学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分别开设学士学位二、三年级课程和直接为就业作准备的教育课程。其中转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本州内所授予学士学位的公立大学前两年的课程设置基本相同,以便于学生学完两年后转学到那些大学继续攻读学士学位。而职业培训教育则集中开设与职业相关的技能课和知识课,往往应当地工商企业的实际需求而开设。二是向企业开放。如: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实施的“三明治课程”。多科技术学院属高等职业教育之列,其学位课程是前两年在学院学习,第三年到相关的企业实习,最后一年又回到学院学习;文凭课则是第一年在学院学习,第二年到企业接受实际培训,第三年再回学院学习课程。多科技术学院作为教育的基础结构,为社会培养了有技术、能适应职业需要的职工。

    借鉴与探索,从比较研究引发的思考

    第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经过几年连续扩招,学生规模有了很大发展,整个社会发展对高职生的要求由数量转向质量,高职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第二,随着高等教育体系的开放,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渠道的多元化,高职生面临生源市场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双重竞争;第三,高职院校自身由于投入不足,阻碍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面临着沦为二流、三流大学的困境。高职院校发展路在何方?从上述比较研究部分,从世界各国高职院校的发展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可资借鉴之处。

上一篇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的哪个方向就业比较好

下一篇 哪些院校有同等学力申硕英语专业